上海热线_上海在线_商丘热线_上海新闻门户网站

“沪东第一路”变身“露天博物馆”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1-28

  近日,中国城乡规划设计行业的最高奖项“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正式颁布,上海杨树浦路综合改造专项规划及街道设计在数百项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也成为近十年来首个获得全国城市规划类一等奖的市政道路项目。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杨树浦路

  杨树浦路是上海第一条近代城市道路,有着150年历史,绵延5公里的道路上分布着远东第一的水厂、煤气厂、发电厂和船坞,还有杨树浦救火会、杨树浦警察局、圣心医院等公共设施,由于在上海最早拥有完善市政配套管网,被誉为“沪东第一路”。道路北面是成片老式居民建筑,形成“南厂北住”格局。

  杨浦人对杨树浦路有着特殊的情感,杨浦区的区名最初就来源于这条路。“对于生活在周边的百姓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自己的杨树浦路。因此改造这条道路,应该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负责本次规划设计的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华治告诉记者,区建管委联合设计单位走进沿线地块的居民和商户进行协商,许多好的想法就是从居民那里来的。

  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和作为使用方的居民之间共建共治,是杨树浦路规划的基础。杨树浦路早在2016年底启动预研究,由建设单位杨浦区建管委牵头规划设计、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数10家前期研究单位,经过1年多精雕细琢完成街道设计。其间,各团队经历50余次头脑风暴,20余次现场排摸。

  一条不同于以往的市政道路

  过去在人们的概念里,博物馆是封闭的建筑,但如果一条路承载足够多的历史遗存,是否能变成一座露天的历史博物馆?上海营邑的总设计师曹晖还记得第一次走在这条路上时的想法。“5公里是一个适合人步行的距离,而这5公里浓缩了上海百年工业、市政、居住的历史,这些历史遗存至今保存完整,街道的尺寸经历了一百年基本没有发生改变……”这些要素都让杨树浦路具备了塑造一座露天博物馆的条件。

  露天和传统封闭博物馆不一样,街道为博物馆提供了现场感,在露天博物馆中,看到的不再是展品的集中展示,而是有亲临其境的感受,人们可边走边看,可漫步可阅读。杨树浦水厂建成于1883年,是英商建造的远东第一大水厂,在水厂附近,建设部门发现了一条1890年代敷设的有百年历史的水管,像这样宝贵的“活化石”将成为露天博物馆的独特珍藏。保护历史建筑,就是留住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改造后的杨树浦路将把周边丰富的历史建筑链接起来,与杨浦滨江互动融合。力争到2022年全线完成后,这将是一条不同于以往的市政道路。(解放日报记者 黄尖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