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_上海在线_商丘热线_上海新闻门户网站

增“量”提“质”促“效” 代表建议上海加强基础研究紧缺人才自主培养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上海热线 发布时间:2022-01-20

傅文婧1月20日报道: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1月20日上午隆重开幕。在认真听取龚正市长作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后,与会代表进行了分组审议。

“报告特别实在,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市人大代表焦扬在发言中表示,报告中对上海的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着墨篇幅颇多,听取后很受鼓舞。“上海持续创新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

市人大代表焦扬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上海将聚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教育现代化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支撑。聚焦基础学科、战略导向领域,健全面向基础研究重点团队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围绕人才高地建设和基础研究,焦扬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基础研究是城市发展、国家发展的底气所在,也是我们创新创造,突破卡脖子瓶颈的关键所在。”她还建议,“青年学子要从源头培养,有一些人才我们可以早期就关注、跟踪培养,进行个性化培育,使他们更好地成为科技攻关的中坚力量。”

目前,上海人才队伍还存在基础研究人才总量供给不足,高水平顶尖基础研究人才稀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高等问题,尤其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需要的人才大多来自数学、物理、计算机、生命科学、化学等基础学科,其本质是基础研究人才总量供应的短缺。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按照有关部门预测,2025年上海市人工智能人才队伍规模要达到40万人,才能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人才高地。目前上海市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在校生规模只有4万人左右,以每年近六成毕业生留沪比例测算,高校人才培养供给远远无法满足产业人才的大规模发展需求。

对于上海如何加强基础研究紧缺人才自主培养,焦扬代表提出了三方面建议:一是增“量”,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紧缺人才的招生、培养、就业、落户等机制。二是提“质”,以超常规方式支持高校加快培养一批基础研究拔尖人才。三是促“效”,以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的市场匹配度。充分发挥上海前沿企业、高水平科研机构集聚的优势,探索建立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协同育人的全链条机制,积极鼓励引导高校与前沿企业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人才培养协同合作,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资源培育符合市场要求标准的基础研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