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疑似泄题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6月7日下午高考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有网民发布数学全国乙卷、全国新高考I卷部分试卷图片,被疑泄露试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经公安机关迅速侦查,现查明: 涉数学全国乙卷事,系考中作弊,甘肃某考生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涉数学全国新高考I卷事,系恶意编辑“占坑帖”,广东某考生考前在QQ空间发布无关帖子占位,考后再用试卷内容替换原有内容,帖子时间仍显示开考前。 疑似泄题事件曝光之后,就有网友理性地指出,从命题到印刷和运送保管,高考试题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和要求,一般不可能提前泄密。不存在考前泄题的调查结论,令公众长舒了一口气,不少人纷纷表示依然可以“相信高考”。 高考关系万千考生的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关注,捍卫高考的严肃性,是不容动摇和亵渎的底线。泄题固然不可饶恕,作弊与恶意“占坑”也是对维护考试公平公正的挑战,理应严惩不贷。 甘肃某考生携带手机作弊,类似的情形去年曾发生过一起。去年高考的第一天下午数学考试,有网友爆料称湖北某考生疑似将全国新高考一卷数学卷拍照上传至某APP上寻求答案,被相关人员发现后截图举报。经查,该考生在进入考场接受安检时,将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高举双手避开了安检,考中将手机藏于草稿纸下拍题。 殷鉴不远,考生携带手机入场拍摄试题的咄咄怪事,今年何以再度发生?考生是怎么通过安检环节的?开考后用手机拍摄试卷且没有被发现,监考老师、巡考人员、监控摄像头都是摆设?所有考场均已经信号屏蔽,又是怎么把试题发至QQ群的?这一系列问号,依然有待拉直。 近年来,为了防止作弊,不少地方提出高考“无声入场”的要求,即任何带有金属物质、会引起安检仪器“滴滴”响的物品,都将被禁止带入。去年,河北沧州一名女考生因戴金属牙套过安检,机器发出金属警报,被要求出具加盖医院公章的证明信,否则按规定不能进入。今年高考第一天,吉林一位女考生因内增高鞋含铁无法进考场,和妈妈换鞋之后才顺利进入考场。 连牙套和内增高鞋都进不了考场,手机又是如何令一道道关口失守的?岂能让手机屡屡冲击高考公平底线?究竟是设备问题还是态度问题?值得深思。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目前,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已宣布该考生数学成绩无效,同时该考生将无法再参加后续高考考试,并将进行进一步处理。相关地方教育考试机构已撤换监考人员,加强监考力量,并将按照相关规定对失职失责人员严肃处理。此外,恶意“占坑”是否涉嫌造谣和影响考试秩序,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调查并追究“好事者”的法律责任。 教育公平是一种“底线公平”,高考是目前相对最公平的晋升通道,考试能否确保公平公正直接关乎社会公平正义。挑战高考纪律,其所付出的代价不只是成绩无效和暂停考试,还会被列入个人诚信档案,成为难以抹去的人生“污点”。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捍卫高考公平不能有任何闪失,考务工作固然要进一步做实做细、防范未然,广大考生也要诚信考试,切勿以身试法自毁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