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潘向黎(陈正宝 摄) 包永婷3月7日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潘向黎将提交一份有关设置高校“间隔年”(gap?year)的建议。在她看来,设置“间隔年”,可以帮助青年学子明晰自己的天赋和志向,了解社会的情况和需要,为将来的发展选定方向。 所谓“间隔年”,是指青年在学习期间及毕业工作之前,异地或异国旅行或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临时工作、志愿者工作,并利用这段时间开拓视野、学习生存技能、增进自我了解,从而明确人生规划、更好融入社会。 潘向黎在建议中指出,在应试教育和高考冲刺的巨大压力下,许多青少年来不及对自己的天赋才能和兴趣爱好形成清晰认识,就必须作出大学专业选择甚至就业选择,这对未成年人或刚刚成年的年轻人,实在是过于艰难的选择。 “从目前国际上实施的‘间隔年’制度来看,其对于大学生等群体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潘向黎表示,“间隔年”概念在我国尚未被接受,存在个人、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障碍和限制。 建议提到,一些因素造成目前学生选择“间隔年”的实质性困难。“间隔年”容易与“留级”、对就业不利、得不到正面评价、家庭反对等问题相联系。同时,“间隔年”的学习活动多样,无法像统一的机构学习那样获得有效经历证明,各界对于“间隔年”的认定缺乏共识。大学生一旦毕业后选择“间隔年”,还会丧失应届生身份在就业市场的种种优势。 建议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上有不少高质量公开课和电子教材,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限于象牙塔内。以“间隔年”的形式提供足够长度和深度的社会实践及自我教育窗口,有助于学生将课堂、网络知识与社会需要、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作出理性又真实情感的人生规划。 潘向黎建议国内高校设置“间隔年”,可从制度推广、政策保障两方面入手。她表示,“间隔年”理念推广的第一主体就是高校,可根据各大学的教学理念和特色及当地社会大环境,鼓励高校自主开放和导入。期间发挥一流大学的引领作用,先行先试,积累可靠案例和模式后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此外,她还建议建立相关公益组织机构平台,以网站等形式提供“间隔年”活动信息,公开支持“间隔年”的大学名录,指导制定“间隔年”计划,邀请专家提供建议,并加强与海内外同类机构对接,逐步形成集共享信息、专业咨询、中介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交流平台,营造更加开放、自主的青年成长大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