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作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2020年我国限额以上单位的化妆品零售总额已近4000亿元。同时,国产化妆品牌凭借国潮风以及平价路线迅速增长,初步具备了与国际品牌抗衡的规模。然而,在业界和学界看来,与国际品牌相比,国产品牌在技术研发以及成果转化层面仍处于弱势,制约了国产品牌的持续发展。在今天(5月10日)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一场化妆品论坛上,有专家直言不讳:“国货美妆,尤其高端化妆品在原料和配方有待攻坚克难。 ” 比如,全球化妆品生产原料多达2.4万多种,但中国化妆品自主生产原料仅有8000多种,大量依赖进口;再如,国际知名化妆品企业研发投入基本占营收的3%,而国产化妆品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比约2%,低于国际同行;在基础研究水平方面,目前国外企业在安全评估方法、动物替代实验方法上较为成熟,而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潮水褪去方知谁在裸泳。” 除了走国潮风和打价格战,国产化妆品还可以如何突围?出路又在何方?更多专家和企业认识到,要想实现弯道超车,蹚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势在必行。化妆品行业原料水平与基础研究理论水平差距较大从基础理论领域来看,与化妆品行业最为紧密的三大学科为化学、材料学、生物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教授分析,其中,中国化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甚至于引领地位。即便是较弱的生物学科,放在全球来看实力依旧不俗。由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也就是说,当下化妆品行业的原料水平和国内基础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差距太大、落差太大! ” 这一点,也得到了来自行业的认同。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秋生分享了一组数据。中日韩三国市场份额排名前十位的化妆品品牌和公司中,日本只有一家是非本土企业,韩国有两家,而中国只有两家是本土企业。潘秋生感慨:“面对化妆品赛道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任重道远。” 潘秋生谈到,目前全国约有5000多家化妆品公司。人才匮乏、良莠不齐、集中度低已是业内面临的共同痛点。正因看到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上海家化打造了中医中草药、医研共创、细胞生物、安全评估、功效筛选、AI定制化、美容仪器、包装设计等开放平台。“这些投资不会在短期看到回报,作为上市公司我们承担了来自股东和市场的巨大压力。 ” 不过,潘秋生认为,这样的坚持是必选。“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将来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力,中长期的基础研究投入必不可少。” “当下,国内化妆品行业正面临重要机遇,就是如何通过科学技术促进品牌发展。” 钱旭红认为,走别人走过的路很难实现超越。而今,随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以及流动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在更高的起点超越过去,超越国际同行。弯道超车的前提正是超前的战略思维和概念以及领先的设备。他以电子工业为例进一步解释,“许多人都在幻想用工业1.0、2.0时代的化工厂能够生产出符合3.0、4.0级要求的电子化学品,我跟别人开玩笑说这是痴心妄想。要想获得4.0的产品首先要有4.0思维、概念和装备。化妆品行业亦如此。” 同时,钱旭红还应该适度进行化妆品产业的集聚,通过严格预设壁垒和屏障提高化妆品的质量,保障老百姓的健康。比如,在竞争激烈的化妆品市场,中国可以尝试将汞的残留检测、控制、清除作为重要标准,将中国的化妆品重金属污染将至全球最低水平,打造新的技术标杆。 |